5月7日下午, “兴华科学技术教育创新高峰论坛”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大学生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泽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大科学时代的科学技术集成——浅谈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的报告。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枬教授、包括广西师大在内的部分高校师生代表和参加创新实验评估活动的高中学校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由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创新实验项目专家组组长罗星凯教授主持,他在开场时指出:在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创新实验进入扩大规模、深入实施,急需高端学术引领和专业支持之际,我们决定举办兴华科学技术教育创新高峰论坛,邀请多年关注科学技术教育的张泽院士就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关系做主旨报告,并邀请王枬教授作为教育专家进行点评。
报告开始前,广西贵港江南中学姜耀宇校长、梧州二中毛国坚校长、柳州九中黎建宁校长分别介绍了所在学校以《通用技术》新课程的创新实施为平台打造学校科学技术教育特色、建设新课程实施能力的理念和创新实践。
张泽院士的报告一开始,就用“感动”这个词,表达了对几位校长所介绍的创新实践的高度评价。接下来他以有关科学、技术和工程关系的五个问题,引入报告主题。紧接着,他介绍了科学家Albert Fert和彼得•贝格尔从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到自旋阀发明,再到硬盘磁头应用的科技创新,这种“三位一体”的创新历程。并通过这两个科学家将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完美结合引出,科学发现回答的是“为什么?”,技术发明回答的是“怎么做?”,而工程回答的是“做什么?”。
谈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时, 他举“相对论、量子力学和DNA双螺旋结构这20世纪三大发现为例,说明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之间相互交融关系,科学与技术既有差异又相互紧密联系。接着他随手拈来刚刚听到的柳州九中在《通用技术》课程创新实施中的“纸桥”系列教学设计,指出在学生的学习实践实际上是在做一个小小的工程,要用到科学知识解决怎样做使桥更坚固等问题,而学生们做出来的桥各不一样,富有创意,技术的作用自然显现。学生有这样的实践学习机会,科学技术素养自然得到提升。最后张泽院士还简要介绍了自己团队做的最新工作,并强调要想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一定要弄清背后真正的科学原理,引发了现场听众的深深思考。
报告尾声,张泽院士给出了开场五个问题的结论:科学技术不能直接形成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完美结合才能形成生产力;“科技”的真正内涵应为科学、技术与工程;科学、技术与工程有差异又相互依存;基础教育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在接下来的教育专家点评环节,王枬教授首先称赞张泽院士的报告对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做了深入浅出的诠释,并代表学校和全体与会师生表示感谢。王枬教授还特别分享了她对三位校长的创新实验汇报的感想,称赞了通用技术课程的创新实施体现了对教育育人本质的回归。
罗星凯教授最后对两位科学家和教育专家的支持表达了谢意,对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创新实验的前景表达了特别的期待。
文/许阳、陈春禧
图/余思溶、莫艳等
点击查看学校新闻网相关报道:
http://news.gxnu.edu.cn/newscontent.php?news_id=8532